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

[99秋討論課]為什麼全球中產階級會被被掏空,為什麼未來會失控--討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史迪格里茲新書序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
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迪格里茲在新書失控的未來(Free fall)一開頭的致謝中寫道:

     謹致我親愛的學生,
     我從各位身上得到無數啟發,
     但願此書帶給大家深刻而寶貴的教訓,
     未來不致重蹈我被覆轍。

到底史迪格里茲等經濟學界人士犯了什麼錯?
這個錯
為什麼全球中產階級會被被掏空
為什麼這樣的情況會使未來失控

請閱讀史迪格里茲新書失控的未來自序
並收集相關資料參與討論

-------不知道自序在哪裡的人請看以下說明------
進入到天下文化書坊>失控的未來頁面,點下序言,拉下來看就是了。

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

[龐皓組] 本週四的討論延後一禮拜!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上禮拜決定討論時間時很多同學不在場
後來有人發現自己本週四無法參加
今天與同學討論後決定延後一禮拜
時間地點一樣
11/4晚上7:45在木桌區
這組的同學別忘囉~

另外提醒大家
本組以後都會用禮拜四上課決定大家可以的討論時間
決定後不接受更改!
蹺課或請假的同學請注意自己的權益喔~

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

[忠佑組]史迪格里茲- free fall (失控的未來)-書序的討論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史迪格里茲- free fall (失控的未來)-書序的討論

這一周經過助教瘋瘋癲癲的引導後
希望能夠讓本組的各位組員
興起去把這本書序看完的小小動力
(星期二詢問時好像還有一辦人沒看吼==)

其實他真正精采的就是在後面的內文
助教們也都陸續在討論裡面的內容

星期二的討論內容主要以大到不能再大的銀行
這個產生經濟大蕭條的其中一個原因做為討論依據
相信大家可以對一些經濟現象有初淺了解
就請大家針對相同的主題闡述你的想法
可以在看過書序後,針對緒中有提到的想法做闡述
也可以向本周討論的方向進行

上一次為po文的要記得
若是沒po在本組討論串的,助教看不到
可能就只能當作沒po
不過上一次的就當作緩衝,我會去找出來的


2010/11/5~11/9 第五屆蔡瑞月舞蹈節 -回到大自然的家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2010/11/5~11/9 第五屆蔡瑞月舞蹈節 -回到大自然的家


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

[凌峰組]為什麼全球中產階級會被被掏空,為什麼未來會失控--討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史迪格里茲新書序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再提醒一次,以下的同學是我這組的學生

郭文揚
陳家寶
黃守正
郭書羽
廖怡雯
梁華勝
嚴家濠
黃宇馨
陳郁如
袞桑豪
郭孟琪
李宇傑
張姿婷
黃上華
陳昭元
袁培文

上次有些人沒有到,請大家這次再通知他們一聲

這次討論

[99秋討論課]為什麼全球中產階級會被被掏空,為什麼未來會失控--討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,史迪格里茲新書序


請大家點上面的連結進去看
並po事前文和事後文

討論時間:2010/10/27(三) 18:00~19:00(如果我沒記錯的話,錯了請通知我一聲)
討論地點:音前對面圓桌沙發區

請大家一定要把序看完再來討論

2010年10月14日 星期四

[99秋討論課]貧富差距8.2倍的真相--青壯新貧的未來與社會正義問題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          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圖片來源:史上最慘 貧富差距8.22倍        

  主計處於8月19日公佈調查,去年國內最富有家庭群組,平均每戶所得為一百八十二萬五千餘元;最貧窮家庭群組僅有二十二萬二千餘元,兩者差距倍數高達八‧二二倍,創下歷史新高。大學以上畢業生,平均所得比十年前同學歷減少14%,專業技術從業人員薪資減少7.6%,然而GDP成長卻不斷上升,主計處預測台灣今年全年GDP成長率8.24%,而不少國內外經濟學者預測數字都超過10%。國民生產力大幅上升,薪資卻負成長,大家努力貢獻的經濟成長,到底到哪裡去了?

  請大家閱讀相關新聞與報導,在討論前發表簡單的資料整理結果(各組之討論文章以回應方式PO文*1),並在討論完成後於Web2.0的波西米亞部落回應600字以上心得(以各組助教規定為準)。

2010年10月13日 星期三

[凌峰組]貧富差距、青壯新貧的未來與社會正義問題討論專區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如果你的名字在下面的話

郭文揚
陳家寶
黃守正
郭書羽
廖怡雯
梁華勝
嚴家濠
黃宇馨
陳郁如
袞桑豪
郭孟琪
李宇傑
張姿婷
黃上華
陳昭元
袁培文

恭喜你
你就是凌峰組的

討論題目為這篇
[99秋討論課]貧富差距8.2倍的真相--青壯新貧的未來與社會正義問題
請大家點上面的連結進去看
並po事前文和事後文

討論時間:2010/10/15(五) 17:30~18:30
討論地點:音前對面圓桌沙發區

請大家告訴你同組的朋友

2010年10月12日 星期二

忠佑組-社會正義之貧富差距的真相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請12號參與討論的同學把你對於這個組題的想法寫下來吧
這次這個組題的討論是針對一個社會現象
所以比較沒有很確切的組題
我們討論中有提到可能原因、是否有解決辦法等等
都可以是下手的對象
要記得有提到的
理論前後的脈絡要清晰
不要自打嘴巴!!

自述約800~1000
以上

2010年10月9日 星期六

談勞工權利—國道六號工安事件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談勞工權利國道六號工安事件

在台灣時間九月三十日下午,南投國道六號北山交流道施工工程發生重大工安意外,由於鷹架坍塌,重達上千公噸的鋼筋水泥也傾洩而下,現場就像廢墟,施工工人也從高處摔落到河床;經過長達12小時的搜救後,除了3人分別受輕、重傷外,另7人,包括台籍領班莊永和與6名外勞全數罹難。

<1>真正的事故原因尚待調查,但是在發生意外之前,國登營造(國道六號北山交流道施工工程的營造公司)就已經12次工安檢查不合<2>但是卻沒有一個政府單位要求停工,改善工作環境安全;政府只會在事件發生後,互相推卸責任。<3>把責任都推給了工

2010年10月7日 星期四

台灣公眾知識份子的末日?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台灣公眾知識份子的末日?
洪裕宏
陽明大學心智哲學所教授

桑塔格是美國最後一位知識分子
今天的台灣社會還有 公眾知識份子嗎?美國歷史學者羅素‧雅各比(Russell Jacoby)在其名著《最後的知識份子》中也困惑美國的知識份子哪裡去了?這本書出版於1987年。雅各比在尋找的是四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世代知識份子。 屈指一算,大約是在六0年代或其後進入大學讀書的世代。怎麼會整個世代的知識份子都消失了呢?2000年該書再版,雅各比的再版序依然認為,美國已經沒有 知識份子了。2004年去世的作家蘇珊‧宋塔格(Susan Sontag)是雅各比推崇的上一代知識份子。當宋塔格辭世時,很多美國作家都說美國最後一個知識份子走了。雅各比的《最後的知識份子》一書試圖解釋為何 在六0年代以後,美國社會竟然孕育不出新一代的知識份子。
對雅各比而言,知識 份子不是泛指所有受過教育的人。在一般人的概念中,受過大學教育或讀過一些書的人都是知識份子。雅各比的「知識份子」指關心公共事務,用非專業、非技術性 的語言,為有學識的一般讀者撰寫評論或著述的作者或思想家。他稱這類人為「公眾知識份子」(the public intellectual)。「公眾知識份子」這個詞在近二十多年來頗為盛行,要拜雅各比這本非常批判,帶有挑釁意味的書之賜。作家宋塔格之所以被譽為美 國最後一位公眾知識份子就是在於她身為作家,關心美國社會與文化,寫了很多批評的文章,是知名的反戰份子,反對過越戰,也批評伊拉克戰爭,被讚美為「美國 公眾的良心」。
「公眾知識份子」這 個概念源於黑格爾(Hegel)對分工(division of labor)的批判。黑格爾認為「分工」有益於工作效率,卻導致工作意義的死亡。知識專業的分工其實也一樣,專業往往細分到瑣碎化與去意義化。這種工作的 去意義化或機械化,會導致異化(alienation)。異化指人與自己、人與世界的斷裂。美國作家愛默生(Ralph Waldo Emerson, 1803-1882) 受黑格爾影響,在其著名演講「美國學者」(「The American Scholar」) 中,認為「知識份子」指「完整的人」(One Man) ,涵蓋所有人性面向的人,是通才型的人。因此「知識份子」是「專家」的對立面。知識份子不會被專業知識限制,也不會被書本上的死知識限制。知識份子是傳統 偉大觀念的承繼者,也是新觀念的創造者,同時也擅長於傳播理念。

與主流當道對抗多麼危險
把公眾知識份子定性 得最鮮明者則非薩依德(Edward Said, 1935-2003)莫屬。薩依德認為知識份子的使命在增進人類自由與知識。知識份子要面對社會大眾發言,批判社會與動攪現狀。因此知識份子的論述絕對不 是專家在特定領域的專業性、技術性論述。他是針對社會大眾就公共事務從事批判性的評論。最重要的,薩依德認為知識份子的評論無法避免意識型態,因為這些評 論並非科學論述,也一定牽涉到基本價值與信仰,因此本質上是意識型態的。在台灣常常聽到用「意識型態」來罵人,最常見的是《中國時報》、《聯合報》以及國 民黨政高層罵別人「意識型態」。對薩依德而言,「意識型態」可是知識份子論述的本質。批判當道、批判主流當然會惹人不高興。這不高興的情緒反應自然是來自 基本價值與信仰遭到挑戰。最近的廢除死刑論戰,是主流社會的核心價值被挑弄之後的抓狂反應。從白冰冰現象到曾勇夫部長連續集體屠殺死刑犯,告訴所有想作知 識份子的人,你要面對的反撲力量會有多麼巨大。這也難怪薩依德在其《知識份子論》(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)書中,力陳知識份子要有勇氣與當權者及主流對抗。可見要與當道及主流對抗是多危險的一件事。

2010年10月6日 星期三

[好書推薦]失控的未來:揭開全球中產階級被掏空的真相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
[好書推薦] 罪惡三位一體 Unholy Trinity: The IMF, World Bank and WTO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
Editorial Reviews

美40富豪承諾捐一半身家

將文章推到Google Buzz

比爾蓋茲與巴菲特發起「慈善誓言」(The giving pledge) 捐贈活動, 得到美國四十位富豪響應,承諾捐出一半身家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The giving pledge

美40富豪承諾捐一半身家  [澳門日報]